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发布: 2006-10-30 11:55 | 作者: londsky | 来源: 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查看: 2208次
ICS27.100
F23
备案号:9801—2001
DL/T 794-2001
Chemical cleaning guide for steam power plant
2001-12-26发布 200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经贸委司(局)电力[1999]40号文,关于确认1998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第56项,修订SD135-86《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的要求,进行修订的。
锅炉化学清洗是使受热面内表面清洁,防止受热面因腐蚀结垢而引起事故,提高机组水汽品质的必要措施之一。
SD135—86《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制订至今已有十三年之久。近十多年来,大容量、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和新型水处理设备相继投入运行。化学清洗技术水平、清洗介质、缓蚀剂、钝化剂、清洗标准、工艺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取得了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和经验,我国的化学清洗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给该标准的修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在编写格式和规则上,以DL/T600-1996《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为基础,本标准主要修订了以下内容:
—增加了前言;
—增加了范围和引用标准;
—为确保清洗质量,明确了承担火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单位应经资质审查合格后才能负责锅炉化学清洗工作,严禁无证清洗,并应健全质保体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参考了国内外(美国、日本、德国)有关化学清洗质量控制腐蚀速度的标准;
—锅炉化学清洗导则中控制的质量标准,除控制金属的腐蚀速率之外,还增加了控制腐蚀总量和除垢率的要求;
—由于水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凝汽器的泄漏率有所减少,给水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金属内表面结垢速率下降,锅炉酸洗的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因此,运行炉的清洗间隔时间主要根据受热面上垢量来判断;
—增加了清洗工艺的不同使用条件;
—增加了防止酸洗后产生二次锈蚀的措施;
—增加了可供选择的清洗介质、缓蚀剂、钝化剂等的品种,并补充产品质量标准和验收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E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委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洁、陈子华。
本标准
本标准委托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负责解释。
谢谢!学习了!
评5分
评-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