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复合成膜缓蚀剂研制
发布: 2017-1-04 22:08 | 作者: 范圣平 曹顺安 | 来源: 电 厂 化 学 2013 学 术 年 会 论 文 集 | 查看: 432次
范圣平1,曹顺安2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80;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 研究一种新型十八胺复配缓蚀剂对机组的停运保护效果,对该新型缓蚀剂的工业应用及发电厂机组停备用期间水汽系统的整体保护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研究了该新型复配缓蚀剂的高温成膜效果,并同传统的纯十八胺和纯咪唑啉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高压釜模拟现场高温高压水汽环境进行挂片试验,通过憎水性试验、酸性硫酸铜点滴试验、交流阻抗测量和电镜扫描等试验手段综合评价试片的成膜效果;并通过GC-MS分析复配缓蚀剂挂片试验后的分解产物。结果表明,该新型复配缓蚀剂在高温下成膜效果良好,分解产物中不含低分子有机酸等有害成分,适用于生产实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高温,成膜效果,十八胺,分解产物
前言
由于设备故障及检修等原因,发电厂机组将不可避免处于停备用状态。机组水汽系统大部分的材质为碳钢和低合金钢。如果直接同空气接触,系统会发生严重的停用腐蚀,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在停备用期间必须对水汽系统进行停炉保护。[1-2]
有机胺成膜保**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停炉保护方法,其中成膜效果最好的两种缓蚀剂是十八胺和咪唑啉。十八胺和咪唑啉的最佳成膜温度较高,一般在400℃左右。而在100℃左右的低温下,它们的成膜效果很差,尤其是十八胺,由于水溶性差,几乎无法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这一缺陷使得纯十八胺或纯咪唑啉停炉保护方法无法对水汽系统的低温段设备进行有效保护,成为停炉保护的一大技术难题 [3-4]。
......
全文阅读